问鼎app官方下载 2022十大假松弛,我不敢转到朋友圈
2022年,“放松”成为大家争相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越来越多的活动以“放松”为代名词。本文总结了年度新热点,介绍了2022年十大“假放松”行为,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当下年轻一代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或许能给你带来启发和思考。
别假装,不然你会真的放松。
放松是2022年赞美组所用到的最高层次的表达方式。
称赞一个人外表泰然自若、自然大方,形容他是“轻松的美人”;称赞一个人生活安逸,形容他过着“轻松的生活”;称赞一个工作者面对逆境能够泰然处之,形容他拥有“职场轻松”……似乎只要加上这三个字,世间万物都会变得纯净、优雅起来。
这句“万能形容词”的流行,源于博主@黑猫白袜子的一次经历。他说自己在飞机上意外遇见了一家人,尽管证件过期、行李被退回、行程被打乱,但那家人没有表现出任何焦急和愤怒,反而作为陌生人“瞬间就出现了反应,肚子疼、紧张、恶心”。
博主感慨世上还有如此轻松的家庭关系,并把“轻松”作为今年人们最向往的生活方式。
但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放松”真有那么容易吗?
仔细想想,“放松”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词,这种处世从容、淡定,遇事不急不躁的状态,无非就是那句最古老的“泰山崩于你面前,面不改色,鹿出你左眼不眨”的道理。
这种超脱感是大多数人可遇不可求的,当我们刻意追求的时候,就已经陷入了盲目的内卷。很多人表现出来的,或许只是一种“虚假的放松感”:
虽然表面上一切都很顺利,但内心的螺丝钉却越来越紧,甚至越来越深地陷入自己营造的“轻松假象”中。
商家深谙这一点,利用当前时代紧张的情绪,反向输出“放松理念”:明星的时尚大片宣传“放松妆容”;户外品牌极力宣传“运动怎么能带来放松”;情感博主大肆宣扬“爱上一个有放松感的人是多么甜蜜”……
这直接导致“放松”成为今年营销的主旋律,仿佛谁不放松谁就落后于时代。
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贩卖焦虑”吗?
我们盘点了2022年十大关于放松的令人困惑的现象,看看其中有多少是你表演过的“假放松”,又有多少是你踩过的“真营销”。
1.假装钓鱼:你钓的不是鱼,而是网红道具
即使钓不到真鱼,鱼饵也必须好看。
在难以远行的第三年,钓鱼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放松首选”。
他们中不仅有想逃离家庭、暂时休息的中年男子,也有不少年轻人加入其中,郊区任何一个不知名的水坑,都可能诞生几三个“渔青年”。
然而,无论湖面多么平静,外表多么佛系,都难以掩盖年轻人聚力发布“照片骗局”的真实意图。
杨莉曾在《脱口秀大会5》中谈到一个现象,很多人声称要通过钓鱼来缓解压力,但实际上只是为了发朋友圈。有一次,她看到20个人一下午只钓到一条鱼,但每个人都和鱼合影发朋友圈,把鱼当成被星星包围的“明星”。
看得出来,很多人并不是真心想了解钓鱼的道理,只是想多囤一个网红道具和素材发朋友圈而已。既然我们不是现代版的姜子牙,又不是给家里添置粮食,那还不如干脆不去钓鱼,窝在办公室偷懒。
2. 假装自己是鹤岗粉丝:精神上是鹤岗粉丝,生活在北京、上海和广州
如果要给中国城市排一个“轻松榜”,鹤岗绝对位居榜首问鼎app官网下载安装,因为它的房价总是让人第一眼就感到无比舒服:没有最低价,只有更便宜的价格。
今年10月,鹤岗以热搜#女子逃离大城市来鹤岗买房全款1.5万元#再次刷新了大家的认知:一名25岁女孩在鹤岗仅花1.5万元购买了一套46平米的房子,随后又花不到5万元完成了全屋装修,连请保姆每个月只需1000元。
新闻爆红后,鹤岗再次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梦想之地,他们表示想在那里买房居住,将微信位置改为鹤岗,观看鹤岗人“悠闲生活”的短视频,热烈讨论当地的物价、梦幻的雪景。
但真的有那么多人落户鹤岗吗?这座黑龙江小城火爆了近3年,房地产市场看似红火,但房价却并未实现突破性增长。
鹤岗远非乌托邦。数据显示,很多冲动迁入鹤岗的年轻人去了之后又离开,因为他们很快发现鹤岗地处偏远寒冷,就业选择非常有限问鼎娱乐官网下载,工资水平也相对较低。大部分迁入者只能自主创业或自谋职业,生活和娱乐方式很少。
所以喊得最响的“宇宙的尽头是鹤岗”的人,通常都是北上广最成功的人,默默攒着一线城市的首付。既然不是真想搬家,就别费心去做精神上的鹤岗人了,就让自己的位置留在冰岛吧。
3、假装玩飞盘:跑步“接球手”最重要是帅
玩飞盘需要运动天赋吗?感受当小狗的快乐,是户外运动中最放松的体验,对吧?
2022年增长最快的运动是飞盘,它优雅、轻松、充满活力,只需在草地上轻轻跳跃,就能营造出良好的运动美感。
然而,在很多人还未学会玩飞盘的正确姿势之前,这项运动已然被贴上了各种奇葩的社会属性:有人把它变成了“商务局”“相亲局”;有人只是想拍张健美照,所以很多飞盘俱乐部会特意邀请摄影师来拍照;飞盘甚至出现在婚礼上,今年有一位新娘不是扔花束,而是扔飞盘。
无论意图如何,飞盘运动已经不再纯粹。
而且,飞盘爱好者也很容易陷入消费狂潮,除了各种花哨的飞盘,很多人还会购买足球鞋、运动手套、护腕、吸汗带、护膝、髌骨带、肌肉贴等等,好歹要在摄影师按下快门时,显得帅气十足,与其说是装作轻松自在的“开心小狗”,倒不如说是一场赤裸裸的凡尔赛之战。
4、假装看书:抄几句金句就能获得流量?
今年最能给人“放松”错觉的职业,大概就是读书博主了。“爱读书的女孩总是有种放松的感觉”这句话就足以迷惑很多人。很多年轻人把读书博主当成网红最有益身心修身的副业。
但有多少书博主真正用心读书呢?
在他们的平台上,点赞最多的是《金句文学》,也就是说,你抄了就是读了。“一年读400+本书”的持续阅读方式也成为他们倡导的主流,把读书变成了一项拼KPI的活动。
还有一些书博主教人如何“做一年书博主,月入3万”:首先办公桌要布置好,放上小桌布、鲜花、小吊灯、香薰蜡烛,如果有只猫咪营造氛围感就更好了,因为这里就是个“广告位”;最重要的是拍照要用心,加精美滤镜,塑造书中人物,流量自然就来了。
这种匆忙的阅读,无论你如何刻意营造景物和气势,都不会给人带来真正的放松感。
5、假装敲木鱼:功德+1,感情+1
今天你积功德了吗?图/木鱼APP
今年10月,一款名为“电子木鱼”的APP突然火爆。
这款自称是“念经助手”的 app 是史上最简单的,以“禅”字开头,只有纯黑色背景和一只白色木鱼,轻轻点击就会发出“咚”的一声,然后显示“功德+1”。
电子木鱼深得年轻人喜爱,仅10月7日一天下载量就达到59.3万,位列当月国内App Store免费榜第二。这种借助外力管理情绪的方式,真的能让人“心情更放松”吗?
当我们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某人敲木鱼的照片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他好厉害”,而是心里一紧:他又在因为某事生气了。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当听到女友突然打电子木鱼时,他就开始纳闷:我怎么又惹她生气了?与其说这是电子木鱼,倒不如说这是“炸弹提醒器”:听,有人生气了!
这款应用还会统计“功德总量”,所以显示的数字越大,代表愤怒程度越高。可见,电子木鱼只不过是“佛”的外壳,为用户提供一个宣泄情绪的出口。
毕竟,一个真正放松的人怎么会需要这种虚假的工具来提醒自己“昼夜思道”呢?
6. 假装露营:没有真钱,你就负担不起诗歌和遥远的地方
露营是2022年最容易实现的“放松选择”。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早在2021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就已达747.5亿元,今年更是大幅上涨,预计2025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将上升至2483.2亿元。
露营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露营者也想出了不少新玩法。从城市草坪到野生森林,从山谷底部到雪山之巅,景色逐渐分化,只要有一块平地,就有可能被大批露营者占据。
然而,小红书上400多万条“露营”笔记中,大多都是千篇一律的网红式摆设:天幕、煤气炉、小灯串是标配,精致的小木桌上必须摆放手冲咖啡壶,就连玻璃瓶里也必须装着“野花”,哪怕是塑料的……
装备的鄙视链也正在形成越来越庞大的消费链,那些崇尚精致露营的高手们似乎不买一两台“露营界的LV”,就无法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生活有多么轻松。
经过这一切操作,你假装露营的次数越多,你的钱就会被撕碎得越快,你离真正露营的初衷就越远。
7.假装冥想:一不小心就会睡着
为了感到放松,这一代年轻人愿意花钱进行所谓的“治疗”或“觉醒”——例如学习冥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线下冥想活动成为了很多职场精英或者新中产的“必修课”,仿佛周末不打卡就不算是有职业压力的人。这些课程的价格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学员们愿意花多少钱,取决于对冥想指导老师的信任程度。
贫穷的上班族也对冥想着迷,于是很多冥想APP应运而生,里面包括呼吸指导、瑜伽、正念训练、自我觉醒等等,犹如帮助年轻人完成一场“心理健身”。
“治愈经济”的兴起,确实是因为现代人的生活不够轻松,但冥想是否是这个焦虑时代的解药,没有人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
在心理学中,冥想一般是指“通过达到深度宁静的状态来增进自我认知和幸福感”,但这种说法本身就很神秘,所以冥想课程往往鱼龙混杂,没人知道学生们在哪个阶段有收获,也不知道他们是真的在冥想还是只是花钱找个地方做白日梦。
8. 假装打磨核桃:收藏品,年轻人的新玩偶?
如果说现实生活中的轻松KOL,那一定就是那些随时随地都在卷核桃的大叔大叔们了,仿佛只要手里有核桃,就算天塌下来,也不会改变他们淡定的表情。
如今,玩核桃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如果你在小红书上搜索“文玩核桃”,会看到很多神奇的反差:核桃还是原来的核桃,却搭配上了年轻人白嫩的小手。
有些女生甚至会炫耀自己涂着跟核桃颜色一样的指甲油,并配上文字:“来听听百年的声音。”这盘核桃没有轻松的感觉,倒是有一丝新模特的气息。
而且,很多自称“文艺小伙”的年轻人,白天装作淡定从容,晚上却在直播拍卖场里血拼,形式上像中老年人,最后却投入到一个又一个拍卖狂欢中,“文艺小伙”热就这样被炒得沸沸扬扬。
9. 假装自己是一个植物爱好者:面对现实吧,做一个园丁很糟糕。
对于生活在水泥丛林的年轻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栽培植物来假装亲近自然更容易的了——既然没有条件收拾行李远行,在家里增添一点“绿色”可以让生活显得没那么糟糕。
然而,把植物带回家后就把种植手册扔进垃圾桶的人真的是绿色植物爱好者吗?
很多年轻人对于种植的理解就是“浇水+晒太阳”,从来没有认真研究过为什么植物会变得苍白瘦弱,为什么会突然枯死。最后就会陷入“买买买—养死—继续买买买”的恶性循环。
而且,无论 Instagram 上那些明星拍的满屋绿植照片有多美,或许都意味着蚊虫问题有多棘手、除草施肥程序有多繁琐。“植物杀手”很少会考虑到这两点,因此用植物装点的“轻松家居美学”往往非常短暂。
9. 假辞职:不能动,但不能躺
如果要数2022年职场上最假的放松感,那一定就是“心理辞职”,这种状态在职场上并不新鲜,但今年却频频上热搜,足见不少职场人士深陷其中。
患有工作缺勤综合症的人看起来就像幽灵一样四处游荡。受到批评时他们毫不在意,绩效垫底时他们也无动于衷。他们似乎随时准备离开。每一天都是间隔日:他们可以随时停下来休息,也可以随时做其他事情来补充能量——除了工作。
但尽管心里有怨恨,这些年轻人并不会真正辞职,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找一份新工作比坐在那里无所事事要累得多。
这种工作状态真的就像“上班如入坟墓”:不想去,但又不得不去。所以问鼎娱乐app苹果下载,心理辞职症患者在偷懒的同时,常常担心“失业后怎么办”;不愿意真正躺下,却又常常为无法卷起而焦虑。
或许2022年的生活太过紧张,人们才会幻想那种难以企及的放松感,但真正的精神疲惫,或许就是从假装放松开始的,就像一套玄学,只有真正无欲无求,才会轻而易举。
如果实在做不到也没关系,放松也比焦虑好不到哪里去。
承认自己是个有朴素悲欢的人,承认自己没有庄子那样的大智慧,写不出《逍遥游》,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放松”不是一个目标,不值得用和万事万物一样的标准来衡量。
投票给我
我正在参加《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22年度作者评选,希望喜欢我文章的朋友可以来支持我哦~
点击下面链接进入我的个人参选页面,点击红心就可以投票给我。
每人每日最多可投35票,投票即有机会赢取抽奖,奖品包括书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纪念周边、起点课堂会员资格等!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