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娱乐下载链接入口 老年高血压患者别晨练 游泳、快走更适宜
游泳与快走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是最适宜的运动选择,而最理想的运动时段则是在下午4点至6点之间。
每日黎明时分,珠江之畔、公园之中以及众多广场上,晨练的人群中,老年人占据了多数。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是维护健康生活的一大关键要素。但专家提醒,并非每个人都适宜晨练。在清晨,人体内的交感神经活跃,多数人的血压与心率普遍偏高。特别是对于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来说,清晨进行锻炼,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对较大。老年高血压患者适宜的运动时段在下午4点到6点之间。根据专家的建议,游泳以及快速步行被认为是他们最为适宜的运动类型。
运动功效:
科学锻炼能降低收缩压4~9毫米汞柱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博士黄兆琦指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高血压定义是:在未使用任何降压药物的前提下,患者的收缩压需达到或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需低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达到了24%。同年问鼎app官网下载安装,高血压患者数量高达2.7亿。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高血压患者中问鼎娱乐,无论性别,40岁以上的年龄段呈现出增速加快的趋势。
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除了依赖药物治疗之外,最关键的是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涵盖了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平和的心态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有效调控血压,还能显著减少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风险。黄兆琦指出,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坚持规律性的体育锻炼至关重要,相关研究显示,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够使收缩压下降4至9毫米汞柱。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的主任医师高聪教授亦表示,高血压患者若能进行健康且合理的运动,不仅能增强心肺功能,同时还能有效控制血压,调节血脂和血糖水平,从而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并且有助于使动脉硬化的斑块趋于稳定和减少。
运动强度:
运动时最大心率增加30~40次/分即可
但黄兆琦也指出,高血压患者在运动时一定要量力而行。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遇到过不少病例,这些病例中患者因运动量过大或自身健康状况不适合运动,导致了不良后果。她举例说明,比如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运动时可能会遭遇心肌梗死或不幸猝死。高血压病人在锻炼时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几项准则:首先,锻炼应当持续不断,建议每周进行4至5次,每次锻炼时长需超过40分钟;其次,在锻炼前必须进行充分的热身和后续的放松活动;再者,运动强度需适中,过于轻松的锻炼无法有效锻炼心肺功能,而过于剧烈的锻炼则可能引发心脏不适。
众多患者询问,究竟怎样来确定运动强度是否适宜?黄兆琦提出,有两种途径可以进行评估,其一便是依据最高运动心率来作出判断。运动时,最大心率可通过在运动前心率基础上提升30至40次每分钟来估算;另外,也可以通过观察运动后的恢复情况来评估,若运动后5至6分钟内血压和心率便能恢复至运动前水平,则表明运动强度适宜;若恢复时间超过这个范围,则意味着运动强度可能过高。
最佳运动时间:
每天16:00~18:00 晨运有害无利
黄兆琦强调,众多老年高血压患者误以为,每天早晨起床后进行锻炼,对血压的稳定大有裨益。“然而,事实恰好相反,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晨练不仅无益,反而可能带来危害。”
她阐述道,人体血压与心率受神经体液作用影响问鼎娱乐下载入口,清晨时分,交感神经通常处于活跃状态,导致多数人的血压和心率普遍偏高。若老年人于清晨时段进行锻炼,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应增加。因此,我们不建议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在清晨进行运动,而建议他们选择在16:00至18:00之间进行锻炼。
最佳运动方式:
经常走路血压可降低5毫米汞柱
黄兆琦指出,适合高血压患者进行的活动包括游泳、登山、慢跑、跳舞、散步等。然而,对于多数中老年人而言,若长时间采取不恰当的姿势进行慢跑或登山,很可能会对膝关节造成损伤。相比之下,游泳和快走则是更为理想的选择。这两种运动均为全身性的有氧活动,对膝关节的磨损相对较少。当然,对于那些已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例如伴随偏瘫的卒中患者、心肌梗死恢复期的患者、患有严重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以及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康复。黄兆琦强调,若盲目运动,可能会加剧病情,甚至引发死亡。
高聪同样认为,高血压患者适宜的运动方式中,步行尤为便捷且高效。通过增加步行量,不仅能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还能对血压控制产生积极作用。她指出,根据研究数据,持之以恒的步行锻炼能够使血压下降至5毫米汞柱。
高聪指出,健身时走路的正确姿势应是保持身体平衡,胸部挺直,头部抬起,步伐要大。双臂应呈直角弯曲,并随着脚步的节奏进行摆动。目光应聚焦在前行方向前方大约4至5米处的点上。每日步行时间建议为半小时至一小时,具体强度需根据个人体质来调整,通常以微微出汗为适宜。
高血压患者在步行锻炼时需特别注意:步速应保持中等,行走时身体应保持挺拔,以免对胸部造成压迫,进而影响心脏功能。高聪提醒大家,行走时应当充分利用足弓的缓冲效果,确保前脚掌先着地,避免后脚跟先落地,否则大脑会因持续振动而容易引发暂时性眩晕。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