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娱乐app苹果下载 健身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款健身椅的设计,特别是一种适合单人使用,可以进行腹部锻炼、伸展以及倒立等多种健身活动的椅子。
背景技术:
都市居民由于工作方式的变化,多数人不得不长时间保持坐姿,加之长时间的不良坐姿,比如跷二郎腿、驼背等,这导致颈椎和脊椎长期承受压力,长期积累下来,背部会感到疼痛。此外,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都市居民普遍缺乏运动,这使得颈椎和脊椎无法得到适当的放松和伸展。
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提升,众多商家纷纷迎合这一趋势,开始销售各类健身器材及相关产品,诸如跑步机、臂力训练器、塑形器材等;然而,市面上销售的健身器材已从原先单一功能的锻炼效果,逐步演变为追求全面性、平衡性锻炼的器材。
中国发布的第CN2822695号“伸展健身机”新型专利中,介绍了一种能够促进身体背部伸展运动,进而实现腹部、腰部和脚部美化的健身设备。该设备具备伸展及其他多项功能,主要由底座、活动座等部分组成。底座前方设有凸耳,通过枢接组件与上方底座前端相连,形成固定连接点;底座后端自由端则通过枢接组件与活动座底部相连,形成可动连接点。活动座背部直接引导或通过辅助管间接引导,与底座后端上方的导轮接触,形成支撑点。借助底座前端的定位连接点作为支点,活动座背部引导体与导轮进行相对运动;底座与活动座以活动连接点为中心,呈现Λ型和V型交叉往复运动。
然而,关于这个专利案例,其设计直接放置于地面之上,当活动座进行伸展动作时,是通过凸耳连接使得底座与活动座同步运动,从而实现人体的伸展。但是,由于该专利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导致底座与活动座之间的摆动角度受限,因此无法满足人体进行大范围伸展或倒立动作的需求。
鉴于这一情况,显然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研发一款具备多种伸展状态调节功能的健身器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创新设计的核心目标是为单人使用打造一款多功能健身椅,该椅能够支持进行腹部锻炼、肌肉拉伸以及倒立等多种伸展姿势。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健身椅,该椅仅能容纳一位使用者,并包括一个底座和座椅部分。底座由一个前支架和一个后支架构成,前支架上设有第一支点,而后支架上则设有第二支点。座椅组件安置在底座之上问鼎娱乐app苹果下载,其中一轴与第一支点相连,相当于人体背部支撑区,形成背靠支架;另一轴与第二支点相连,相当于人体乘坐区,构成座椅支架。在背靠支架和座椅支架的相邻侧,安装了一个联动装置,该装置包括两个与背靠支架和座椅支架枢轴连接的横向轴接支点,一个与横向轴接支点交错排列的纵向轴接支点的联动座,两个连接在两个联动座之间,用于支撑背靠支架枢轴的支撑组件,以及两个连接在两个联动座的纵向轴接支点之间,通过至少两条弹力绳不同方向连接前支架和后支架的拉力杆。当人体坐在座椅支架上并后仰对背靠支架施加力量时,背靠支架通过联动装置与座椅支架联动,从而定义了背靠支架和座椅支架的相对位置,包括当背靠支架与每个联动座的横向轴接点处于相对水平位置时,形成人体可乘坐的原始乘坐状态;当背靠支架与座椅支架相对水平时,形成人体可平躺的水平段差状态;以及当座椅支架与每个联动座的横向轴接点相对水平时,形成人体可倒立的倒立状态。
在某一具体实例中,该座椅部件额外配备了一个辅助部件问鼎娱乐官网下载,该辅助部件通过轴与座椅支架相连,并确定了两个状态:一是当座椅支架和背靠支架处于原始乘坐水平位置时,二是当座椅支架和背靠支架处于倒立状态时的提升位置。
在某个具体的应用案例中,该辅助部件与该后部支撑结构之间通过一根弹性带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固连接。
在某个具体的应用案例中,该前支架与该后支架通过该第一支点轴进行连接,这样的设计使得该前支架与该后支架能够实现一种可折叠的形态。
在某一具体实例中,该座椅的支架结构中增加了座椅支撑连杆,该连杆分别与座椅支架和后支架的第二支点轴相连,从而使得座椅支架能够通过座椅支撑连杆在第二支点上实现相对的联动。
在某一具体案例中,该底座的前支架两侧各配备了一个辅助握把,这样一来,人体在最初的乘坐姿势下便能够方便地握持。
在具体的一个例子中,该座椅的背靠支架与座椅主体支架之间,额外配备了一个支撑布套,这个布套在背靠区和乘坐区分别对人体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在某一具体实例中,该座椅的背靠支架上增设了若干辅助支撑部件,这些部件均匀分布在背靠支架之间,旨在为背靠区域提供必要的辅助支撑力量。
在某一具体案例中,该座椅的背靠部分额外配备了一个辅助式拉杆,该拉杆的轴心与背靠支架相连,而在人体处于倒立姿势时,此辅助拉杆处于可被握持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内容,相较于先前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本发明通过在背靠支架与座椅支架之间安装该运动部件,实现了背靠支架与座椅支架之间可以呈现出多种伸展模式,包括原始的乘坐状态、水平方向的差分状态以及垂直方向的倒立状态等。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利用背靠支架与座椅支架之间的支撑组件,确保在人体进行前述运动时,可以在腰部与臀部之间施加必要的支撑力,从而有效防止在伸展过程中发生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展示了本实用新型中连动部件、背部支撑装置以及座椅支撑结构之间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位于原始乘坐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位于段差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人体伸展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位于倒立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其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图1至图2展示了该实用新型健身椅的立体结构图以及连动部件、背部支撑架与座椅支撑架的局部分解图。该健身椅由一个底座(编号10)和一个座椅组件(编号20)构成。
该底座10由前支架11和后支架12构成,前支架11上配备有第一支点13,后支架12上则装有第二支点14。前支架11与后支架12通过第一支点13进行轴心连接,从而使得两者能够实现折叠。另外,前支架11两侧端缘各设有一个辅助握把15。
该座椅组件由背靠支架30、座椅支架40、座椅支撑连杆50、联动组件60以及辅助组件70组成。该背靠支架30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支点13,为人体背部提供支撑,同时,背靠支架30上还配备了一辅助拉杆31,该拉杆31位于远离座椅支架40的一侧,并与背靠支架30轴接,此外,背靠支架30内部还设有多个辅助支撑组件32。该座椅支架40通过轴与第二支点14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它通过座椅支撑连杆50与第二支点14实现轴接,其中,座椅支撑连杆50的一端与第二支点14轴接,另一端则与座椅支架40轴接,从而使得座椅支架40与座椅支撑连杆50在第二支点14处形成一种相对的联动。该连动组件60由二连动座61、一支撑组件62、一拉力杆63以及二弹力绳64组成。二连动座61分别位于背靠支架30和座椅支架40相邻侧的二端缘。每个连动座61上设有两个横向轴接点611,分别与背靠支架30和座椅支架40的轴连接,还有一个纵向轴接点612,与横向轴接点611交错设置。支撑组件62安装在二连动座61之间,并与背靠支架30的轴接点611相连。拉力杆63也位于二连动座61之间,两端分别与连动座61的纵向轴接点612连接。而二弹力绳64则以不同方向连接在拉力杆63与前支架11以及后支架12之间。该支撑组件62是由一支撑轴杆621和一支撑套622共同构成,其中支撑轴杆621与两个连动座61相连接,而支撑套622则被安置在支撑轴杆621的外围。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套622采用的是以泡棉为主要材料的设计形式。该座椅支架40上安装的辅助组件70位于远离背靠支架30的一侧,并与支架40通过轴接相连。该组件70在支架40上可呈现水平状态和提升状态两种形态,以便根据使用情况在两种状态间切换。此外,辅助组件70与后支架12之间还通过弹力绳65进行连接。
据此,一旦该背靠支架30与座椅支架40通过连动组件60进行轴向连接,便可通过连动组件60使背靠支架30与座椅支架40之间建立相对位置关系,这一关系涵盖了初始的乘坐姿态、一定的偏差状态以及颠倒的直立状态。
图3至图6展示了本实用新型在原始乘坐位置下的平面图、在段差位置下的平面图、人体伸展状态下的平面图以及倒立状态下的平面图。
如图3所示,在该背靠支架30与连动组件60联动,并以此确定座椅支架40的原始乘坐状态时,背靠支架30与连动座61的第二个横向轴接点611保持相对水平,同时座椅支架40由座椅支撑连杆50所支撑,从而使得背靠支架30与座椅支架40共同构成了一个适合人体乘坐的原始乘坐状态。在此瞬间,人体可通过乘坐动作置于座椅支架40之上,同时将背部区域倚靠在背靠支架30上,并且确保辅助组件70与座椅支架保持水平。在此初始乘坐姿势下,人体可以进行腹部锻炼,亦可通过辅助组件70进行腿部抬升运动。
如图4所示,人体坐在座椅支架40上并靠后仰对背靠支架30施加力量,此时背靠支架30以第一支点13为旋转中心,沿着受力方向缓缓转动。在此过程中,背靠支架30通过连动组件60驱动座椅支架40,使其随背靠支架30一同转动。当背靠支架30转动至水平位置时,座椅支架40在连动组件60的作用下,通过座椅支撑连杆50与第二支点14连接问鼎娱乐电子游戏,继续跟随背靠支架30转动至相同水平。此时,背靠支架30与座椅支架40在连动组件60的作用下,形成一段水平差,便于人体平躺。
如图5所示,人体在上述不稳定状态中持续对背靠支架30施加后仰力,此时背靠支架30将围绕第一支点13持续向后转动,同时借助座椅支撑连杆50在第二支点14的作用下,随背靠支架30的转动而移动,直至人体在座椅组件40上达到完全伸展的姿势。在此充分伸展的状态下,人体的一只手能够握住位于背靠支架30上的辅助拉杆31,另一只脚可以触及辅助组件70,从而实现全身的充分伸展。在此状态下,位于背靠支架30与座椅支架40之间的连动组件60中的支撑组件62正好位于人体腰部与臀部之间,为腰部和臀部提供支撑力。这样做不仅有助于人体达到最佳的伸展效果,还能有效预防伸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伤害。
此外,参照图6,若要实现该倒置姿态,首先必须将座椅组件40中的辅助组件70调整至提升位置,接着人体需持续向后倾斜,对背靠支架30施加力量,促使背靠支架30继续围绕第一支点13向后转动,同时,借助座椅支撑连杆50在第二支点上的作用,随着背靠支架30的转动而转动,直到座椅组件40与连动座61的横向轴接点611达到相对水平位置,此时,背靠支架30与座椅支架40便形成了适合人体倒立的姿态。处于这种倒置姿势中,该个体的手部紧握辅助拉杆31,而其足部则跨坐在辅助组件70的顶部,从而使个体在倒立时能够保持身体平直。
最终,从图7中可以看出,这款健身椅在背靠支架30和座椅支架40之间增设了一个支撑布套80,该布套80分别对人体背靠部位和乘坐部位提供相应的支撑。该支架在30处增设了多个辅助支撑部件90,并且支撑布套80位于支撑部件62及其辅助支撑部件90的相应位置,形成了多个穿透孔81。这些孔洞使得支撑部件62和辅助支撑部件90得以显露于支撑布套80之上,从而通过辅助支撑部件90增强了与人体背部接触区域的支撑力和摩擦力,有效防止了人体在支撑布套80上滑动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已做了详尽的阐述,但需明确,上述内容仅是该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不应将其视为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的界限。换句话说,根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进行的任何等价变化和改进,都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包含的范畴之内。
我要评论